贝壳财经

从贝壳里,听到时代浪潮的声音

立即打开
北京才是民营企业第一城?
贝壳财经
2025-04-17 10:02
北京培育了高质量的民营企业,民营企业反过来改变了这座古都的样貌。


1

说起“民企第一城”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杭州或是深圳。


但是,中国收入最高的民营企业——京东集团,最当红的民企之一小米,都生于北京、长于北京。中国一度最富有的民营企业家——张一鸣,也是在北京发家致富的。


实际上,北京的民企质量非常高,一些关键指标上甚至超过了杭州、深圳。


最近,胡润研究院发布了《2024胡润中国500强》。从城市分布来看,北京以65家稳居榜首,深圳以49家位列第三,杭州以23家屈居第六。


请注意,胡润版的500强企业名单,与全国工商联版本不同。胡润版剔除了央国企和外企子公司,只算民营企业和混合制企业,其排名标准是市场估值,而不是年营业额。


可以说,胡润版更能反映一座城市顶级民企的发展质量。


图源:胡润百富。


北京不仅老牌民企(如联想集团、百度、泰康人寿)多,新兴民企(如元气森林、转转、摩尔线程、智谱华章)的势能也很强劲。


独角兽企业榜单,就是很好的例证。根据胡润全球独角兽企业榜,北京以超高数据(78家)遥遥领先,比深圳多130%,比杭州多225%。


图源:胡润百富


北京的创业活力和造富能力,超乎你的想象!


2

无酒不成席,无京不成事。


近年来,中国先后兴起了互联网、教育培训、网络直播、AI大模型、人形机器人、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等产业风口。无论风口怎么切换,北京似乎永远处于C位。


北京是中文互联网的原点。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“2024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前100家企业”,北京有32家企业上榜,广东省、上海市各有15家,江苏省8家,福建省7家。


北京是教育文化中心,也是教培行业的圣地。根据亚布力智库发布的“2024第十届中国最具口碑教育企业百强榜”,北京有47家教育企业上榜,遥遥领先,上海第二(13家),深圳第三(11家)。



Study hard,play harder。北京人在文化娱乐方面,也堪称一绝。华谊兄弟、光线传媒、德云社、开心麻花、单立人等娱乐“厂牌”,都集中在北京。


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“中国流量新势力百强榜”,北京有24家MCN机构上榜,位居第一,杭州15家,广州10家,上海8家。


北京不仅文化产业发达,科技赛道也跑得风生水起。


AI方面,北京是当之无愧的“大模型之都”。截至2024年3月28日,国家网信办备案的AI大模型名单已达117个,北京有51个,占比高达44%。


商业航天方面,北京一枝独秀。根据泰伯智库发布的“2024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”,北京市的企业共有46家,上海市与广东省各拥有9家企业并列第二。



人形机器人方面,北京起步最早,产业最成熟。截至目前,全国约有50家发布了人形机器人产品,北京就有10家,占了20%。另外,以优必选为代表的外地机器人企业,也都在北京设立了研发中心。


低空经济方面,北京依然占优势。根据泰伯智库发布的《2024中国低空经济企业百强》,位于北京市的企业共有22家,其次是广东省20家,江苏省12家,四川省8家,浙江省、上海市分别有7家企业。



北京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,总能引来各种各样的文化创意人才和科技创新企业。在智力密度最高的前沿科技领域,其他城市很难赶上北京。


3

北京的民营企业,并非一开始就很突出。


改革开放初期,中国经济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工业化和城市化,制造业、建筑业和商贸物流发展最快。所以,体制束缚较少、草根文化较浓的城市,最容易突围,如杭州宗庆后、深圳王石、佛山何享健、福州曹德旺。


上世纪90年代,知识经济浪潮逐渐涌入中国,作为“政治中心+文化中心+科教中心+国际交往中心”的北京,成了最大的受益者。


美国留学归来的张朝阳、李彦宏等人,把硅谷文化和极客精神带到北京,点燃了中国互联网的火苗。


张朝阳、李彦宏等人之所以选择北京,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北京读书成长,对北京有感情;另一方面,他们的创业方向是门户网站和搜索,属于传媒大类,而北京的文化传媒业最为发达,近水楼台先得月。


与此同时,熊晓鸽、陈立武等拥有美国金融背景的投资人,把美国的风险投资理念带到了北京,涌现了中国第一批投资机构。


科技企业前方作战,投资机构后方送粮,相互配合、相互协作,慢慢培育出了北京的互联网产业。集结了大量互联网公司的中关村,一时间成为中国有志青年心中的圣地。


互联网产业做大做强后,北京就涌现了一大批年轻、聪明、有野心的人,如古永锵、龚宇、雷军。


他们不甘心当“打工人”,就带着人才和资金出来创业,然后就有了“百度系”“搜狐系”“新浪系”“新东方系”“金山系”,也就诞生了优酷网、爱奇艺、考拉FM、小米等新一批互联网企业。


这些科技企业的神话,又刺激了北京各大高校的老师和学生。他们依托象牙塔里的科技成果,从风投机构拉来资金,组建了全新的科技公司,出现了所谓的“清华系”“北大系”“人大系”“北理系”“北航系”创业天团。


一代传一代,一波接一波,北京的文化科技产业生态就此形成。


4

北京培育了高质量的民营企业,民营企业反过来改变了这座古都的样貌。


新中国成立初期,北京给人的感觉是一个严肃认真、不苟言笑的中年大叔。整座城市是由一个又一个大院和一条又一条大道组成的,庄严肃穆,秩序井然,但缺乏生气,一到晚上就显得空空荡荡。


民营经济兴起后,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来到北京闯荡,给这座老城市带来无限生机。城市规模持续扩大,郊区变城区,农村变小区,房屋越来越多,街巷越来越热闹,“烟火气”越来越浓烈。


后来,随着科技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,北京出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三高(高智商、高学历、高收入)的中产精英。


比如后厂村路芳怡园,每平方米均价要七八万元。为什么这个小区贵得离谱?因为它靠近百度、新浪、腾讯、网易、小米、快手、滴滴、贝壳等“互联网大厂”,到处都是高薪码农。


后厂村片区的房租也贵得离谱,一个没有电梯的小单间,每个月房租都要三四千元。房东之所以敢开这么高的价格,因为互联网公司会给员工发租房补贴,少则几百元,多则几千元。有人把这一片的租房,叫作“大厂概念房”。


放眼整个中国,就是因为北京的科技和文化企业最多,高收入者最多,所以北京的房租也最高。


中国房价行情网的数据


投中研究院显示,从2019年到2023年,全国有超过3万家高新技术公司发生了迁移。一向低调的南京,则成为排名第一的迁入地,接收了1447家。


有些人担心,如果北京的房价和生活成本高企,北京的科技产业岂不是会被掏空?事实是,北京迁出的企业多,原生和迁入的更多。数据显示,北京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2年的3286家增加到2021年的27638家,增长了7.41倍。


北京虽然住房成本比普通城市高一点,但研发成本和资金成本却低得多。北京有很多公共科研平台,且高端人才资源非常丰富,可为科技企业节约研发成本。


北京还是隐形的金融中心,金融总资产超200万亿元,约占全国一半。这里的金融机构竞争非常激烈,会给科技企业提供较低的贷款利率,如果是有前景的科技企业,风投机构会争先恐后抢你。


像北京这样兼具“政治中心+文化中心+科技中心+金融中心”四大功能的城市,出现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民企,也就毫不奇怪了吧!


编辑 黄鑫宇

来源:秦朔朋友圈
原标题:北京才是民营企业第一城?
展开全文
全文
0字
您已阅读
%
打开贝壳财经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
相关推荐
贝壳财经民营上市公司ESG质量报告
财经
为防灾开“天眼”、让万物皆联网,中国卫星人如何叩问苍穹?
科技
促民企壮大“动真格”:政府部门已行动 企业称轻装上阵
财经
扩张12店、全力下沉,盒马上市“前夜”行业迎冰与火
科技
贝壳财经《A股上市公司2022年度ESG质量报告》
双碳与ESG
街拍变味:抓拍身材吸睛,充值百元可“偷窥”
财经
“一行两会”负责人对房地产再表态 “稳楼市”有了“定心丸”
房产
房企融资稳了!金融监管“三箭齐发” 支持优质民营房企渡过低谷
财经
数读|岗位同比上涨33% 北京成银发族再就业首选城市
财经
关注北京复工复产丨北京企联、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座谈交流企业难题
财经